評政院「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

最近政府為延攬國際專業人才,通過「外國專業人才延攬及僱用法」草案。我以在海外工作台灣人的經驗提供一些淺見:

 1. 這項政策用意良好,讓台灣的高階勞動市場和世界接軌可提升產業升級並打破台灣低薪。人才有流動,薪資水平可有機會像世界水平趨近。 

2. 該政策考量台灣的就業環境無法吸引有經驗的高階勞工,目標在剛畢業還在市場試水溫的年輕勞動族群,這點想法符合邏輯。然而,也應配合國家產業發展目標,吸引先進產業即將退休的高階勞工來台傳承技術。 

3. 低薪是台灣產業吸引國際人才的弱點,但可以利用租稅減免提供誘因。比方說韓國給予外籍教師兩年免所得稅,外籍工程師五年免稅期。透過租稅減免的方式,就算薪資不比歐美高,但是免稅之後的可支配所得就有誘因了。 

4. 另外還有關於退休金也是勞工很關心的議題,當外籍勞工結束合約要離開,是否可以把國民年金帳戶清空領回?台灣政府是否已準備好相關配套? 

5. 整個政策不應侷限在產業發展,而要更宏觀的用國家發展看待。對外籍高階勞工的優惠應該要和外交單位共同研商,而不是單方面的給予。以前例,因為沒有和台灣簽互惠協定,在韓工作之台灣公民無法受到韓國提供的免稅優惠以及歸國時無法一次性領回在韓繳納國民年金。其中牽涉的部會不僅只有外交部,主管「國民年金」的衛生福利部以及「勞保」的「勞動部」都應共同努力讓出外的台灣勞工也可有相同的優惠以及保障。 

總結,走向國際化是台灣發展的趨勢。然而要吸引到優質外籍高階勞工,配合本國籍勞工回流將是推動台灣產業轉型/升級重要的原料。相關的法律,配套措施應由跨部會(外交,衛福,勞動,國發等相關部會)擬定更周詳的計畫。

 本文刊登於2017/06/27自由時報自由廣場